自然資源工作支持云南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贊!
12月15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海埂會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云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發布會。云南省省自然資源副總督查金寶軒出席發布會并就“十三五”期間自然資源工作如何支持云南省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答記者問。
嚴格耕地保護,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一是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2016年,全省自然資源部門結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06-2020年)調整完善工作,對原劃定的基本農田進行優化調整,劃定永久基本農田7348萬畝,完成國務院下達的7341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
二是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笆濉逼陂g,全省共補充耕地55.48萬畝,其中,水田15.96萬畝,全面落實了“占一補一、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耕地占補平衡要求,牢牢守住云南省8768萬畝耕地保護紅線。
三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2016—2018年間,全省原國土資源部門以實施“興地睦邊”農田整治重大工程、烏蒙山貧困地區國土綜合整治重大工程為抓手,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221萬畝,所完成的高標準農田全部實現上圖入庫。
改進設施農業用地管理,促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
今年9月,省自然資源廳會同省農業農村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改進設施農業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將作物種植類輔助設施用地比例和面積由原來的5%、10畝提高到了10%、15畝;畜禽水產養殖類輔助設施用地比例和面積由原來的7%、15畝提高到10%、20畝。同時還規定,嚴禁以設施農業用地名義進行非農業建設,嚴防農地“非農化”、糧地“非糧化”。
截至10月底,全省共使用設施農業用地11316宗、面積2087萬畝。
用好增減掛鉤政策,保障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
全省自然資源部門全力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實,從土地、資金等方面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支持:
一是通過實施增減掛鉤,保障103.55萬易地扶貧搬遷人口的安置用地和產業發展用地8.33萬畝;
二是通過增減掛鉤節余指標交易流轉,共籌集資金361.25億元用于脫貧攻堅和農業產業發展;
三是在不破壞生態環境和村莊歷史文化風貌的前提下,安排專項資金30.15億元對農村建設用地進行整理復墾,擬新增耕地18.82萬畝,其中高標準農田0.78萬畝。